印江自治县木黄镇赓续红色血脉奋战乡村振兴
首页 专题报道 2021年专题报道 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印江自治县木黄镇赓续红色血脉奋战乡村振兴

2021-06-30 17:20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胜利会师地 迈向新征程

  ——印江自治县木黄镇赓续红色血脉奋战乡村振兴

木黄镇凤仪坝区食用菌种植基地。

6月24日,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地,党员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印江自治县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大力拓展党史学习载体,将多处革命遗址开辟为党史学习教育“第二课堂”,让广大党员干部通过瞻仰纪念碑、参观纪念馆、重温入党誓词、合唱革命歌曲等,感悟初心使命。左禹华摄 (贵州图片库发)

木黄会师纪念馆内的红二、红六军团领导人雕塑,再现两军会师情景。

“红少年,红少年,我是木黄的红少年,不忘先辈打江山,书声琅琅满校园……”

这是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镇木黄小学校歌《我是木黄红少年》。

这首校歌,记录着一段峥嵘岁月;这首校歌,激励着当地一代代人拼搏奋进。

1934年10月24日,贺龙、关向应、夏曦领导的红三军与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在印江县木黄镇胜利会师。党中央特致电祝贺,并决定红三军恢复红二军团的番号。10月28日,红二、六军团主力向湘西挺进,开辟创立湘鄂川黔新苏区,有力地策应了中央红军长征。长征途中,红二、六军团受命正式组成红二方面军,成为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之一,在人民军队征战史上谱写了新的篇章。

87年后,将军山依旧高耸入云端,渔泉河潺潺永长流。木黄镇群众全部如期脱贫出列,迈向了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岁月更替,老区儿女赓续红色血脉,薪火相传,一代接一代坚守使命与担当。

“会师柏”见证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印江自治县木黄镇五甲村村口,一株千年柏树巍然伫立,这是当地有名的“会师柏”。当年,红三军、红六军团主力就在这里会师。

1934年5月,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进入黔东后广泛发动群众,于7月21日至22日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

红三军在黔东多次遭到国民党黔、湘、川三省军阀部队的围剿。就在木黄这块峡谷地带,贺龙亲率红三军主力和黔东游击队,先后两次击溃和重创了数倍于己的国民党反动军队,壮大了红军力量,巩固和发展了黔东革命根据地,为两军会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34年8月,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先遣队的红六军团,在任弼时、萧克、王震的率领下,奉命离开湘赣革命根据地西征,转移到湖南中部开展游击战争,并同红三军取得联系。

同年10月,红六军团在石阡甘溪突遭到湘、黔、桂敌军24个团的包围,部队被分成三个部分,各自为战,突围后分别朝黔东苏区方向前进。

10月15日,红六军团一部在黔东苏区沿河自治县水田坝附近与红三军一部会合。李达见到贺龙、关向应后,即把红六军团在甘溪战斗中的情况作了汇报。贺龙得知红六军团的艰难处境后,当即研究决定亲率红三军主力南下接应。

10月16日,贺龙、关向应率领红三军主力南下,从沿河水田坝出发,星夜兼程,9天急行军,绕梵净山东侧,经印江、松桃、江口,抵梵净山南麓,在木根坡与红六军团第五十团会合。随后,两支部队又沿梵净山西侧急进,继续往印江木黄等地寻找红六军团主力。

当时,红六军团主力十八师、军直机关和十七师一部,正转战石阡、镇远、余庆、施秉一带,与敌周旋。

10月10日,红六军团主力到达施秉。10月15日,军团主力在龙塘遭敌截击。10月17日,经与敌拼杀后旋回甘溪,改走小道,在一老猎人的带领下,穿过人迹罕见的涧谷,于当晚通过镇远、石阡封锁线。21日,经甘沟、阴家槽越过苗王坡,到达印江缠溪。10月24日上午11时,红六军团主力经新业落坳抵达木黄,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主力胜利会师。

红二、六军团木黄会师,是一次胜利的会师,团结的会师,是中国红军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来自不同战略区域的两支红军结成了一个团结战斗的整体,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战略突击力量,为红二方面军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87年过去,会师柏依旧苍翠葱茏,那段峥嵘岁月,长存老区儿女心中。

儿时梦想就是做一个英雄

日前,走进木黄会师纪念馆,一个声音铿锵有力、讲解激情昂扬的年轻人吸引了记者。

他叫田毅,木黄镇木黄村人,今年32岁。

从小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2007年,18岁的田毅应征入伍。在部队,他严格要求自己,历任战士、班长、代理排长等职。退伍后回到家乡,2013年应聘进入红二·红六军团木黄会师纪念馆,担任讲解员。

“我想像纪念馆内铭记的那些人物一般,做一个英雄。”这是儿时的田毅最坚定的梦想。

“我想把木黄的红色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这是当讲解员的田毅最纯粹的心愿。

“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红色传统发扬好、红色基因传承好,我立足本职讲好红色故事,坚持以退伍不褪色的奉献精神为民服务。”从业八年来,田毅接待游客130万人次、个人讲解2.6万场次,积累了丰富的党史知识和专业讲解经验。

红色历史文化旅游的讲解,与传统旅游讲解不同,相当于将政治课堂、历史课堂搬到红色主题博物馆和遗迹遗址现场。“这是一项政治工程。”田毅说,作为一名党员、退伍军人、红色旅游景区的讲解员,必须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革命信念,要永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他这样说,也这样做。像田毅一样,木黄镇将军山下,广大老区儿女用实际行动赓续红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红军的东西就是人民的东西”

“山杜鹃,开红花,我们穷人当了家;地主老财当王八,团结起来力量大;土豪劣绅我不怕,大家起来打倒他……”1934年,红旗漫卷梵净山,这首歌谣就在印江流传开来。

沙子坡镇红木村是原红花园乡苏维埃政府旧址所在地,村民何腾超家的一个箱子的最下面“压”着一张证书。“生怕沾了灰,或折坏了。”何腾超说,这张证书,是他把红军当年留给他父亲的牛皮鼓捐献给木黄会师纪念馆时,县文旅局颁发的捐献证书。

“听父亲说,红军在我家住了几个月,那时的房子还是瓦木房,很简陋。为了感谢老百姓的收留和帮助,临走时,红军战士给大家送了礼物。那个牛皮鼓就是红军送给我父亲的。

“红军驻扎期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敲锣打鼓宣传红军政策。这牛皮鼓就是当年红军用来宣传和鼓舞士气的。

“前些年,有人打听红军留下的物件,可父亲始终把牛皮鼓珍藏在家中,当作传家宝……”

何腾超说,2019年9月,木黄会师纪念馆工作人员上门找到他,感念父亲的教诲,他虽心心念念,最终还是决定捐出牛皮鼓,因为“红军的东西就是人民的东西。”

如今,这件珍贵的牛皮鼓就放在红三军政治部旧址,供游客参观。

“父亲常跟我们讲红军的故事,说红军是工人和农民的军队、群众的东西他们一律不要、那些战士还帮我家干活……”何腾超一生朴实,他教育子女要艰苦奋斗。如今,家中的两个孩子均已成家立业,过着安稳幸福的生活。

一代接一代坚守使命与担当

盛夏,五甲村旁,泉水潺潺、绿意盎然。

生于斯长于斯的徐清樾今年74岁,曾担任村干部23年,是一名老党员。

“我出生在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直到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家一边经营各家的田地,一边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自发投工投劳搞建设,修路、筑坝、搭桥、建学校……我们那代人能吃苦,就是想改变穷苦的生活”。徐清樾说,当干部时,他的梦想就是让全村人不愁吃不愁穿。

忆苦思甜,才格外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

现在,五甲村已全面小康,正向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进。

2010年,徐清樾的儿子徐黎明退伍回乡,一心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现状。利用家乡丰富的泉水资源,他决定养殖中华鲟。2010年底,他流转村民土地修建养殖基地。也就是那个时候,他又被推选为五甲村村主任,接过了父亲传来的“接力棒”。2016年村(居)换届,他又被推选为五甲村党支部书记。责任在肩,更加坚定了他带领乡亲创业致富的决心。

2011年,徐黎明养殖的第一批泉水鱼上市,因为品质好,很快打开了销路,后来还卖到了越南。

现在,包括泉水鱼在内的养殖业已成为五甲村的支柱产业。在徐黎明的带动下,村里4户人家在养泉水鱼,13户成为猪、牛、羊养殖大户,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7200余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担当,五甲村村口的会师柏见证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

走进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印江水、电、路、讯、网等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教育、医疗等民生工程得到有力提升。脱贫攻坚战打响后,印江自治县紧扣“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如期实现整县出列,阔步走在了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印江各级党员干部正以昂扬斗志,赓续红军精神、凝聚奋进力量,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具体行动,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续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篇章。

责任编辑:刘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