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六盘水因地制宜种刺梨 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 民族团结促和谐 长治久安谋发展
首页 专题报道 2021年专题报道 聚焦2021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

【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六盘水因地制宜种刺梨 生态经济效益双丰收

2021-07-23 08:02
投稿:trwz001@126.com  打印

 “以前下雨,泥土被雨水冲下来,小路上到处都是。”野钟乡野钟村支书唐发开说,改种刺梨之后,即使有雨水冲刷下来,也是清水。

7月10日,记者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野钟乡刺梨“千斤园”示范基地。只见漫山遍野,都是刺梨灌木,矮枝上挂满了刺梨。浑身是刺的果子,呈青绿色。

水城区野钟乡刺梨“千斤园”示范基地

钟乡野钟村支书唐发开接受记者采访

唐发开说,2014年,政府组织村支两委、老党员、村民代表,到凯里等地考察,了解刺梨产业,发现前景很不错。就通过开群众会、院坝会,走村入户,进行种植宣传动员。

2015年开始试种植,2017年第一批刺梨挂果,进入丰果期。慢慢看到效益后,村民们的积极性越来越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今,刺梨基地总面积1500多亩,涉及11个村民组,达到优质鲜果亩产约1500斤。2020年,全村800多户靠种植刺梨,收入186万元。

“政府平台公司建的加工厂,保证了刺梨鲜果的销路。”唐发开表示,今后将继续保持绿色有机的种植标准,保证品质的同时,不断开拓其他销售渠道。

野钟乡林业站站长唐忠广说,野钟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石漠化严重。传统作物精耕细作,破坏植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种植刺梨让当地实现了生态和效益的双丰收。

刺梨是“凉都三宝”之一,也是六盘水重点扶持的特色产业。立足海拔高差大、石漠化严重的实际,紧紧抓住实施退耕还林等林业生态工程机遇,六盘水水城区因地制宜谋产业,目前刺梨种植面积40万亩,涉及25个乡(镇、街道),覆盖农户3.7万户16.(记者 李远莉)

责任编辑:刘锐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