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坚定不移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感恩奋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个春节,三穗县武笔街道彩虹社区,黄啟模家的小吃店生意非常红火,小日子越过越好。2018年,黄啟模一家通过易地扶贫搬迁住进彩虹社区,在社区开了一间80平方米的小吃店,过上了“上楼回家、下楼上班”的新日子。 安顺市西秀区彩虹社区,伍乔一家已经在新居过了四个春节,其乐融融。也是在2018年,伍乔一家人搬出大山,搬进彩虹社区宽敞的新楼房。三个孩子就在社区门口的启新学校上学[详细]
-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开局良好
2021年,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贵州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一年来,全省各级各部门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开局良好,推动工作重心转移[详细]
-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鱼塘乡:产业之花遍地开,乡村振兴硕果来
鱼塘侗族苗族乡位于铜仁市低山丘陵地带,总面积125.96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169个村民组2.6万余人。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面积7万亩,有500亩以上坝区4个;林地面积14.54万亩,森林覆盖率53.8%;小型水库10座,山塘34口,蓄水总库容950万立方米,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乡,辣椒、晒烟久负盛名。[详细]
-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 沿河:“绿叶子”变致富增收“金叶子”
返乡种植烤烟,对于正值壮年的秦友来说,并非“无奈的选择”,而是一次重新出发。 “小伙子是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不仅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田里种烤烟也是长得非常好。”乡里的老老少少,提起秦友都是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趁着返乡高潮,32岁的秦友和大多数年轻人一起,回到了家乡沿河自治县客田镇。看到家中荒废的土地,本就闲不住的他,经多方考虑,决定开荒种烤烟。 “烤烟产业投资小、见效快、收益好、带动力强。种烟多年,真的选择对了。”秦友介绍,5年间,他从最初只有的16亩“种烟小白”发展成为如今已有80亩的烤烟大户,从最初自己下田种,到现在提供岗位雇人种,2022年预计收入可达36万元以上。[详细]
-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 埋头苦干书写答卷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 连日来,全省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深刻把握我们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深刻把握砥砺奋进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的伟大号召,更加坚定自觉推动高质量发展,保持发展的紧迫感、使命感,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奋力实现既定目标,全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实现新的更大作为。[详细]
-
玉屏:精准发力提升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监督质效
“你们作为新型工业化牵头单位是如何履行牵头单位责任,有开展定期统筹调度吗?”“是否按照要求建立工作任务清单?”近日,玉屏侗族自治县纪委监委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监督检查组到县工业和商务局,通过座谈交流、查阅资料、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全县新型工业化工作推进情况开展调研式监督。[详细]
-
【农产品销售】【围绕“四新”主攻“四化”】铜仁:晶莹玉木耳 撬动大产业
眼下,正值铜仁市万山区食用菌成熟的季节,当地正组织农户利用晴好时节抓紧抢收。在敖寨乡食用菌生态智慧农场,一排排菌棒密密麻麻地挂满了大棚,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的玉木耳爬满菌袋,悬挂半空,长势喜人。近几日,工人正忙着玉木耳的采摘、分拣和晾晒。据了解,通体乳白的玉木耳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铁、钙、磷、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市场需求量比较大。据了解,该农场共占地110亩,将会有660万棒菌棒挂满整个农场菌棚,预计农场的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群众的就业增收。[详细]
-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城市蝶变,山歌沿河展新颜
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沿河,或环境优美,或民风淳朴,或空气清新;每个人眼中又有一个相同的沿河,她是一座宜居、宜游、宜业的新兴城市。这五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在城市建设中,坚持高位规划,充分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努力后发赶超,不断完善城市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详细]
-
铜仁:新型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近日,在大龙经济开发区贵州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6号车间,制粉、复合造粒、石墨化、碳化、筛分等工序有序运行。“自去年12月正式投产以来,已完成投资约2亿元,建成年产3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线,预计年产值可达3亿元。”贵州中科星城办公室主任田波琪介绍。[详细]
-
铜仁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
6月20日,铜仁市委副书记、市长皮贵怀主持召开市推进新型工业化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深入贯彻全国、全省稳住经济大盘决策部署,分析研究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形势,对抓好工业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推动新型工业提质增效。[详细]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 迎来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历史性跨越(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这十年,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迎来从“制造大国”“网络大国”向“制造强国”“网络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详细]
-
副省长陶长海来铜调研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
6月8日,副省长陶长海深入我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开发区调研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市委书记李作勋,省政府副秘书长鲁成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金必煌,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华祥,市政府副市长黄进分别参加调研或座谈。[详细]
-
新型工业化 大龙经济开发区: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初夏时节,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内,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施工机械轰鸣交响。高低不平的土石山坡经过平整后,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项目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在凯金新能源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建设现场,渣土运输车、破碎机、挖掘机正有序作业。作为东西部协作重大建设工程,该项目由专业从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发、生产、销售的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计划用地1650亩,项目分两期。[详细]
-
玉屏:围绕优势产业,合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劲发展
2022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更是接续推进“三区一县一中心”的奋斗之年,玉屏围绕优势产业,深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快构建以钙产业为引领、铁合金企业为支撑、产业园区为载体的产业体系,合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强劲发展。[详细]
-
一把吉他奏响“三支乐曲” ——从正安吉他产业看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启示
全世界每生产7把吉他,就有1把出自这里,产销额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这里,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值60亿元,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里,是“中国吉他之都”,全球最大的吉他生产基地。 这里,是贵州正安,一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省级深度贫困县,2020年才脱贫“摘帽”。 从无中生有到一鸣惊人,从异军突起到集群发展,从脱贫攻坚到高质量发展,正安吉他演绎着不同凡响的传奇乐章。[详细]
-
高质量推动贵州新型工业化: “赶”又“转” “转”创“新”
恒力(贵阳)产业园,春节过后,3000多名员工到岗复产,6000余台设备早早开动起来。 已全面复工复产的金沙窖酒酒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为了保证客户订单,节后生产线每天包装4000件白酒,生产满转。公司已与金沙县政府达成3万吨酱香型白酒扩建项目投资合作意向。 到2月17日,贵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全部复工复产,开工率达到100%,较原定计划时间提前了3天。[详细]
-
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为抓手—— 贵州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对贵州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眼下,黔贵大地洋溢着新春的气息:59个重大工业项目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集中开工;新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铜仁市万山区全面启动;今年春节假期,冰雪旅游为省内文旅市场增添新活力……[详细]
-
谋篇布局 立起新型工业化顶梁柱
“十四五”开局,贵阳市委、市政府把产业大招商作为“强省会”行动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保障和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狠抓招商引资,聚力项目落地,着眼有效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全市一盘棋,着力将力量汇聚到招商引资上,行动落实到项目建设上,作为体现到项目服务上,“招得来、落得下、发展好”,使贵阳产业发展在高质量跑道上稳步迈进。[详细]
-
贵州:创新释放新动能 助力新型工业化
在充满轰鸣声的车间内,巨型机器用钢铁巨爪将煅烧好的钢材放置在平台上,厚重的液压机锻锤沉沉下落,一件环形金属制品初见雏形……1月13日,记者来到贵州航宇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这里所使用的“大型复杂异型环件成形成性一体化轧制关键技术”,广泛用于民用航空发动机的机匣生产。[详细]
-
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情况 沿河自治县政协开展主席会议专题视察
为了解和掌握全县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情况,根据县政协2022年协商计划议题安排,5月下旬,沿河自治县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席宁率主席会议视察团先后深入该县和平、团结、沙子、祐溪等街道办事处和官舟、淇滩、中界等县城周边乡镇,通过实地走访察看、召开座谈会、听取情况介绍、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对沿河新型城镇化(强县城)建设推进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详细]
-
2022年贵州省从七个方面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6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2年,贵州省从七个方面重点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 大力实施“强省会”行动。推进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35条支持政策和《支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细化落实措施任务清单》明确的63项细化措施落地见效。培育壮大省会城市新动能,切实增强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推动省会城市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贵阳贵安协同融合发展、扩大内需提振消费、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集聚创新人才队伍上加快实现新突破。推进实施《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发展规划》,加快都市圈一体化进程;编制实施贵阳“外环高速公路”城市经济圈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目标任务落实。[详细]
-
我省推进新型城镇化成效明显
6月29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一年多来,贵州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明显成效:城镇人口承载力、品质、经济、城乡融合发展水平都得到不断提升,“强省会”行动各项重点任务取得成效,新型城镇化项目加快建设,我省11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的13条经验获国家发改委认可并向全国推广。[详细]
-
2022年全市新型城镇化现场观摩会召开
6月21日,2022年全市新型城镇化现场观摩会召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钟汰甬参加观摩,市政府副市长叶栋槺参加观摩和会议,市政协副主席、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嘉赋主持会议。[详细]
-
这场现场观摩会,为铜仁新型城镇化“把脉开方”
夏日铜仁,蓝天之下各路美景悄然绽放。6月21日,2022年全市新型城镇化现场观摩会召开,由市领导、市直有关部门及各区县分管发展改革、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同志组成观摩团,先后来到万山区和德江县观摩,为铜仁新型城镇化建设“把脉开方”。[详细]
-
玉屏:创新“教育联盟”办学撬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作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玉屏侗族自治县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积极谋划产业经济、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同时,突出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县域教育水平提升,以“集团化”办学撬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当地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等不断增强。[详细]
-
新型城镇化 碧江:老城提质新区扩容
5月24日,碧江区河西街道时代商汇小区内,市民孙建中正在晨练,“环境变好了,广场上也配备了健身器材,生活更舒心。” 过去,由于小区绿化缺失,公共设施不全,环境卫生不好,小区周边商铺多,各类矛盾纠纷时有发生,影响社区居民的生活品质。[详细]
-
铜仁市“四才”措施助推农业现代化
近年来,铜仁市聚焦如何破解农业人才缺乏难题,大力实施农业“引才、育才、用才、留才”措施,着力提升农业现代化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为全市农业现代化提供优质人才资源支撑。 一、“引才”有招,聚兴农之才智。优化整合农业紧缺专业人才计划,充分用好编制资源和全市“编制池”引进农业紧缺人才。根据铜仁市“十四五”重点人才倍增计划,全市农业农村人才“十四五”倍增任务162人,2022年倍增任务61人,目前已完成23人,正在通过引进、招聘49人。[详细]
-
铜仁:奋力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
仲夏时节,黔东大地万物并秀、生机勃勃。农业园内,蔬果飘香,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品尝;宽阔平坦的乡村公路串联起一个个美丽村庄,一个个农家乐喜迎宾客,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乡村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的乡村振兴美丽图景正在黔东大地悄然铺开。[详细]
-
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当好稳住大国粮仓“压舱石”(践行嘱托十年间)
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粮食产量已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持续打造中华大粮仓,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在肩。 2018年9月2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省考察,在建三江七星农场,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总书记双手捧起一碗大米,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粮食!中国饭碗!”[详细]
-
农业现代化 石阡:32.5万人吃上“茶叶饭”
初夏,石阡县茶园陆续进入夏秋茶采摘期,在五德镇漫山遍野的茶垄间,茶农手提采茶机收割鲜叶。 茶在石阡,历史悠久。早在明代,五德镇的苔茶就被选作贡茶。“从小到大,家里的收入都来源于茶,自己也算半个传统手工茶传承人。”伍德镇地印村宏云家庭农场茶叶基地负责人朱继兵说。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茶园老化,石阡茶叶产业前景不容乐观。[详细]
-
“铁牛”田间奏欢歌 ——农机作业助力凤冈农业现代化发展按下“快进键”
放鸭子、捡田螺、摘水果……5月中旬本是农业生产的繁忙期,而凤冈县进化镇临江村村民朱德毅却很悠闲。 吃过午饭,朱德毅开着轿车沿平整的村道,带着记者前往秧苗田。路边“发展农业机械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标语十分醒目。 “好几天没来看,这个秧苗长得更好了。这些秧苗都是镇里的农机具栽种的,再过段时间就可以移栽。”看完秧苗,朱德毅又开着车,去看他养的鸭子,“现在种地不用操心,从耕地到育秧到移栽、收割都是用农机具。”[详细]
-
石阡:推进农业现代化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石阡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抓实抓细各项农业现代化发展工作。 强化科技支撑 注入“新动能” 春耕时节,记者走近石阡县聚凤乡廖家屯村粮食生产基地,一阵阵“轰鸣”声灌入耳膜,天空上方还盘旋着来回忙碌的无人机,地里的三五人影与高效农机绘就成了一幅生动地春耕图。[详细]
-
玉屏县:“三优化、三提升”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玉屏县坚持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抓手,以高产高效、优质环保、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进农业“三减”见实效,助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一是优化施肥方式,提升农业质效。在巩固和深化大田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推进配方施肥进村入户到田,以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和小型配肥站为抓手,加快推广和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深入开展农户施肥调查和田间试验,围绕主栽大田作物,选择有代表性农户或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施肥情况跟踪调查和实验。截至目前,完成农业播种面积62.2万余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56.78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91.3%,完成农户施肥调查40户、田间试验任务3个。[详细]
-
我省扎实做好山地特色农业提质增效 向着农业现代化目标加速进发
“农业增加值增长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左右和粮食播种面积4156.4万亩、产量只增不减。”这是今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紧盯的目标。 开年以来,贵州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要求,以高质量发展为统领,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大发展,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国发2号文件更为贵州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政策支持、注入了强大动力。贵州,正向着农业现代化目标加速进发。[详细]
-
思南县“四大行动”,推动旅游产业化
一是提质增效,培育市场主体。积极培育壮大旅游龙头企业,催生一批中小微企业。强化限上住宿业的培育工作,开展了限上住宿业入库准备工作,力争贵州黔中九天温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在7月份培育入库、广州九龙酒店在11月份培育入库。通过培育我县在今年上半年新增企业92家。[详细]
-
旅游产业化 铜仁:多业态组合提升游客体验
5月21日,贵阳市民吴先生一家自驾来到铜仁体验了一次难忘的山水之旅。 清晨,他们乘坐缆车前往有“天空之城”美誉的梵净山,看云卷云舒,观杜鹃娇艳;中午,从梵净山山脚出发,沿锦江河骑行,驰骋在乡村振兴产业带上,听碧水潺潺,品瓜果飘香;夜间,游至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赏戏楼表演,尝地道美食。“在古韵和新潮中流转,我们度过了快乐且充实的一天。”吴先生说,铜仁丰富的旅游业态,让他们流连忘返。[详细]
-
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把乡村旅游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化的重要支柱,形成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贵州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民族风情浓郁、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等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乡村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推进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一是生态环境优势。贵州乡村旅游深耕绿色生态,大力发展康养游、避暑游、休闲观光游等绿色旅游精品路线,着力打造“春赏花、夏避暑、秋风情、冬康养”的旅游品牌,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实体经济”。二是民族文化优势。贵州省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数量均居全国第一,聚集着多元民族特色文化,有助于贵州形成“乡村旅游+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推动乡村旅游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发展。三是红色文化优势。贵州红色文化资源富集。通过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利用红色文化遗迹、建设红色基地、开发红色旅游产品,大力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详细]
-
贵州乘势而上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
贵州风景名胜多姿多彩,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旅游业寄予厚望,曾指示“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使旅游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时,强调“要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实现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刻阐明了旅游发展的内在逻辑,为贵州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详细]
-
玉屏县:“三强化、三推动”高质量推进旅游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玉屏县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聚焦“箫笛名都·侗听玉屏”旅游形象定位,高质量推进玉屏旅游产业化发展。 一是强化政策支持,推动蓝图责任并进。印发实施《玉屏侗族自治县“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玉屏侗族自治县城镇化全域旅游·美丽乡村规划》《玉屏侗族自治县大力实施旅游业态升级行动方案》《玉屏侗族自治县大力实施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等系列文件,出台旅游产业化“组合拳”政策,坚持基础与业态同步、市场开发与服务质量并进,按照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机制,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推动玉屏旅游产业化实现历史性发展。[详细]
-
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为抓手—— 贵州高质量发展开新局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对贵州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眼下,黔贵大地洋溢着新春的气息:59个重大工业项目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集中开工;新一批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铜仁市万山区全面启动;今年春节假期,冰雪旅游为省内文旅市场增添新活力……[详细]